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此时人体阳气敛藏,气血不畅,毛孔闭塞,容易生病。
中医妇科四季贴之“三九贴”运用温阳补肾的药物,根据不同的病情贴于相应穴位上,有扶正祛邪、调补阴阳、温阳益气、通经活络止痛之功效。
哪些女性适合?
女性属阴,冬季天寒,更易阳气虚衰,寒从内生;且女性月经、带下、妊娠、产后都是以血为用。而寒邪、湿邪等容易与血相搏结而致病,若经期、产后受寒或进食生冷寒凉食物,耗损阳气,更可致寒凝血瘀。
三九贴适合于以虚寒型、实寒型为主,兼有痰湿、血瘀的痛经、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症、黄褐斑、产后病、不孕症及备孕女性的调治和保健。
实寒证: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欠温,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缓解,肠鸣腹泻,口淡多涎,小便清长,舌苔白润,月经延迟,量少,色暗红。
虚寒证:精神不振,面色淡白,畏寒肢冷,腹痛隐隐,喜温喜按,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少气乏力,舌质淡嫩,常见月经延迟,量少,色淡红。
兼有痰湿型:在上述实寒证、虚寒证的常见表现基础上,有肢体困重、口中粘腻不适、口淡无味、口渴不欲饮水等,甚者痰湿凝滞,可见喉间有痰,肢体麻木,头困身重,肌肤水肿等。
兼有血瘀型:在上述气虚、阳虚的常见表现的基础上,有面色晦暗、唇眶色暗、经血紫黯质稠、经血夹块等症状,有痛经或慢性下腹疼痛,疼痛多为刺痛、胀痛,可因情绪不畅加重。
一些女性会疑惑:夏天做了“三伏贴”,冬天还需要做“三九贴”吗?
三九贴是冬病冬防,重在阳气不足时温补阳气,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扶正防病的目的,三伏贴是冬病夏治,重在阳胜之时温阳扶正,鼓邪外出,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配药方面,三九贴更侧重温阳补肾的药,而三伏贴选药偏于辛散,两者有明显区别。
“三九贴”与“三伏贴”相配合,冬夏共治,能巩固夏日“冬病夏治”敷贴效果,还能控制疾病的发作,能显着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其疗效相得益彰,以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目的。
禁忌症
(一)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二)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三)皮肤过敏、瘢痕体质者。
(四)急性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
(五)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六)糖尿病、血液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七)月经期、孕妇及阳盛、阴虚有热者禁用。
敷贴时间
首贴:
年12月21日-年12月29日
一九:
年12月30日-年01月07日
二九:
年01月08日-年01月16日
三九:
年01月17日-年01月25日
加强:
年01月26日-年02月03日
每隔9天贴敷一次,一般贴敷治疗3年为一个疗程。
敷贴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一般2-4小时,最长不宜超过6小时,一般以皮肤自觉灼热疼痛不能忍受即去除药饼。局部出现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若局部皮肤出现剧烈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若皮肤出现小水疱(黄豆大小),涂烫伤膏或紫药水,若出现较大水疱或全身过敏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就医对症处理。
2.贴敷期间,勿过食冷饮及辛辣刺激食物和海鲜等发物,以防损伤脾胃,或致贴敷创面久溃不愈;勿过度吹风,勿过度活动致汗出,注意保暖。贴敷后当天2小时内患者不宜洗澡、游泳。
3.贴敷当天最好穿弹性较好的棉质柔软深色衣服,方便取穴,且避免药饼污染衣服。
4.在取下贴敷剂后,可用清水冲洗局部。不宜搓、抓、挠贴敷部位,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残留在皮肤的药膏,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清洗。
贴敷时间地点
时间: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时间。
地点:门诊楼三楼D6诊室
预约流程
1.预约地点:门诊3楼D区中医妇科各个医师门诊
2.门诊医生判断是否适合三九贴治疗
3.缴费(诊间结算或自助结算或人工窗口结算)
4.凭缴费单至D6诊室(中医外治中心)领取治疗单
5.按照治疗时间分期来院敷贴治疗
温馨提示
1.每年冬至开始每隔9天贴敷一次,一般贴敷治疗3年为一个疗程,效果更佳!
2.请妥善保管治疗单,凭治疗单进行敷贴,无需多次挂号就诊开单!
3.把握不准该不该贴以及适不适合贴,请至中医妇科门诊咨询。
预约挂号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wh/988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