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发烧了呗,感冒了吧?吃点退烧药,睡一觉就好了嘛!要是还没好就吃点消炎药,多喝点水。
可能大部分人对于发热待查的理解都与此相似。
实际上,发热待查(又称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是:发热持续3周以上,口腔温度至少有3次量出来高于38.3℃(或至少3次体温在1天内波动大于1.2℃),在门诊或住院经过1周以上的系统、全面的检查但仍不能确诊的一组疾病。系统全面的检查应该至少包括三大常规,粪隐血试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培养、胸部X线片和腹部B超。
也就是说,发热一两天或三五天,不叫发热待查。真正的发热待查常常是诊而未决、治而未愈的,可以说是内科系统中最令人头痛的一大类疾病。
发热待查病因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发热待查病因复杂,需根据患者的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有时还需要诊断性治疗以辅助诊断。
但从临床来看,经过仔细排查,仍有20%~30%的发热待查不能明确病因。有基于此,发热待查医院、合适的科室尽早诊断和规范治疗,以免贻误病情,也可避免辗转多处、重复检查。
节目预告
发热待查又称不明原因发热,该怎么查?常见病因有哪些?发热待查能治愈吗?
8月7日上午10点15分,医院公共卫生临床科主任王灵菊将做客河南新闻广播《大医生来了》节目,为大家科普如何剥丝抽茧应对发热待查。
嘉宾简介
王灵菊,医院公共卫生临床科主任。
任中华医学会河南省肝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洛阳市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洛阳市肝病学会肝肿瘤学组首届组长。曾获“洛阳市优秀医学学科带头人”和“河南省优秀医生”荣誉称号。
从事肝病和感染性疾病临床工作30多年,擅长各种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乙肝、丙肝、肝硬化、肝癌、肝衰竭、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膜炎等;对各种感染发热类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长期发热原因待查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撰写并发表医学学术论文30多篇,参编论著4篇,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wh/98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