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汗会降低免疫力
出汗是一种散热的生理现象,但有些异常出汗会让人很不舒服,甚至影响社交、工作。那么,什么样的汗会有问题?不同的出汗性质、部位、时间又意味着什么?
有的人不管天气冷热都出汗,有的人出汗的时间、部位很奇怪,如夜里出汗或手脚心出汗,但很多人并不把出汗当回事。其实,这已经是中医一个很重要的疾病指征了。中医问诊有一个《十问歌》,其中一句是“一问寒热二问汗”,即第一问你冷不冷、热不热,第二就是问汗,可见出汗的重要性。
出汗异常在中医上被统称为汗症,从时间上分3种:白天醒着时比正常人都容易出汗,称为自汗;黎明醒来异常出汗,称为黎明汗;睡着以后出汗,偷偷摸摸地像小偷一样,称为盗汗。从部位上也能分3种:头出汗、手脚出汗、半身出汗。
异常出汗的原因主要有两类,即气虚自汗和阴虚盗汗。如果白天自汗,晚上盗汗,那可能是气阴两虚。另外,气血两虚、阴阳两虚也可能导致异常出汗。
出汗过多对身体不利,而有些出汗却能帮助人体恢复健康。例如很多人感冒发烧了,都要抱着被子捂汗。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温服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宜佳”,说的就是不断地往外出汗,把汗出透了,烧就退下来了。需要提醒的是,捂汗的时候别忘了多补充水分,可以适当喝点温水、米粥等。
天气热的时候,人体还需要通过出汗散热来调节体温。但是如果因汗腺有问题等原因,造成不出汗或出汗少,有的甚至做剧烈运动也不易出汗,那也会影响健康,轻者长痘、面色不好、吃不香、睡不好,重者则会影响全身的代谢,导致免疫力下降,使人更容易患病。
据中医理论,出汗部位与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8个不同的出汗部位分别对应了8类身体不健康信号。
比如,额头出汗=肝阳上亢,建议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情况;
鼻子出汗=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
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建议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建议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看恐怖片;
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导致的;
手心、脚心出汗=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
背部出汗=阴阳虚弱、极度疲劳。
私处出汗=湿热下注、肾阳虚弱。
出汗不仅能够预示身体的健康,而且也有助于防癌。
医院放疗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于永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能有效降低胰腺癌的发生,而每天走路一小时,则可以将患大肠癌的几率降低一半。在运动过程中,出的汗会将体内毒素有效排出,这会降低肿瘤发病率。因此,每天锻炼到出一身汗的程度是比较合适的。”
传播健康,收获福报。
----------------------------------------
纳米汗蒸,是结合传统汗法与纳米科技的最新养生方式,对多种慢性病有着极强的调理作用。想了解更多关于纳米汗蒸的资讯,就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wh/98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