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王某某,女,1岁7个月,汉族。
主诉:发热4天皮疹1天。
现病史:患者于4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在38.5-39.3之间,无寒战及抽搐,咳嗽,为刺激性干咳,较为频繁,眼睛红,曾在乡卫生院就诊,输液3天(具体用药不祥)效果欠佳,症状加重,1天前耳后及颈脸部出现皮疹,皮疹发红,无明显瘙痒,患者无呕吐,日解稀便3次,无脓血及里急后重感,食欲差,睡眠可,夜间有哭闹,尿量可,体重无明里减轻和加重。
既往史:无手术外伤史。
预防接种史:有较为规律的预防接种史。
体格检查:体温:39.7度。脉博:次/分,呼吸:31次/分,血压:未测。神清,精神较差,全身皮肤无黄染,颈后脸部有皮疹,耳后发际明显,未触及明显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热貌,眼结膜球结膜充血,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口唇红,咽部充血发红,左右口腔粘膜第二磨牙对应处粘膜粗糙,扁桃体无肿大,表面无脓性分泌物,颈软,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里的干湿性罗音,心率: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7次/分,四肢末梢暖,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常规见图
讨论:诊断?处理原则?
爱友1:yyjq88
患儿出现柯氏斑,典型麻疹早期,故考虑麻疹。对症、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
爱友2:zhweijxja
麻疹可能性大,现在的麻疹不太典型,发热持续2~4天。表现为发热、畏寒,眼结膜充血,左右口腔粘膜第二磨牙对应处粘膜粗糙。
作者揭晓答案: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查体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目前诊断为麻疹,主要予以患者营养支持、对症、预防并发症等处理。
麻疹相关知识链接:
当易感者吸人麻疹患者鼻咽部分泌物或含有病毒的飞沫后,麻疹病毒在局部粘膜短期繁殖,同时有少量病毒侵人血液。此后病毒在远处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活跃,大约在感染后第5——7天大量进入血液此即为临床前驱期。在此时期患儿全身组织如:呼吸道上皮细胞和淋巴组织内,均可找到病毒,并出现在鼻咽分泌物尿及血液等分泌物和体液中。此时传染性最强。
皮疹出现后,病毒复制即减少,到感染后第16天,仅尿内病毒尚能持续数日。出疹后第2天,血清内抗体几乎%阳性临床症状也开始明显改善。由于此时全身及局部免疫反应尚受抑制中,故部分病人常继发鼻窦炎、中耳炎和支气管肺炎。
10%的患儿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明显增多50%.在病情高峰时有脑电图改变,但仅0.1%有脑炎的症状和体征,其出现常在急性起病数天后。此时血清中抗体已增高且已找不到病毒,因此考虑为自身免疫性脑炎。
潜伏期
典型麻疹的潜伏期较规则,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
典型麻疹
1、前驱期
从发病到出疹约3——5日。主要症状有发热及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一般发热低到中等度,亦有突发高热伴惊厥者。流鼻涕、刺激性干咳、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等日渐加重,精神不振、厌食、肺部可闻到干啰音。幼儿常有呕吐、腹泻,在软腭、硬腭弓可出现一过性红色细小内疹。
在起病第2——3日可于双侧近臼齿颊粘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称麻疹粘膜斑为本病早期特征。粘膜斑可逐渐增多,互相融合,也可见于下唇内侧及牙龈粘膜,偶见于上腭,一般维持16——18小时,有时延至1——2日,大多于出疹后1——2日内消失。
2、出疹期
起病约3——5日后,全身症状及上呼吸道症状加剧,体温可高达40℃,精神萎靡、嗜睡、厌食。首先于耳后发际出现皮疹,迅速发展到面颈部,一日内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约2——3日内遍及手心、足底,此时头面部皮疹已可开始隐退。皮疹约2——3mm大小,初呈淡红色,散在,后渐密集呈鲜红色,进而转为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出疹时全身淋巴结、肝、脾可肿大,肺部可闻干粗啰音。
3、恢复期
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隐退,留有棕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约存在2——3周。随皮疹隐退全身中毒症状减轻,热退,精神、食欲好转,咳嗽改善而痊愈。整个病程约10——14天。
轻型麻疹:多见于接受过疫苗免疫者。目前以轻型患者多见。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轻,麻疹粘膜斑不明显,皮疹少,并发症少。
重型麻疹:病情重笃。高热、谵妄、抽搐者为中毒性麻疹;伴循环衰竭者为休克性麻疹;皮疹为出血性,压之不退色者为出血性麻疹。
异型麻疹:见于接种灭活麻疹疫苗后半年以后再次接种者。中国用减毒活疫苗,故此型很少见。
并发症:最多见的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喉炎及耳炎,其它可发生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心血管机能不全以及结核病变播散等。
投稿邮箱:tougao
aiaiyi.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中科白癜风让新年不白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wh/98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