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王皓封面新闻记者周家夷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也是一部党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奋斗历史。作为成都市最大规模的妇幼保健机构,为了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健委的领导下,成医院以初心守护生命的起点,以使命呵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用行动诠释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强党建引领挑时代重担
年1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了保障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成医院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委靠前指挥,制定了“快速反应、全体动员、全员培训、科学统筹、务实创新、严阵以待”的工作方针,1月23日,医院党委组建了党员突击队和“新冠防控”临时党支部,建立了完善的“新冠”应急防控体系,编制了各类预案和操作标准作业流程(SOP),形成了《新冠防控手册》;医院系列“新冠防控”论文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如《柳叶刀》子刊和《新英格兰》等杂志发表,为世界“新冠防控”贡献了成都智慧;对全市孕产妇进行管理,实现了“新冠病毒”零感染,全院医护人员零感染;世卫组织、国家、省市区相关部门来院调研督查,均给予了高度肯定。
以质量速度建一流防控体系
为了打赢“新冠防控”阻击战,按照《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工作的补充通知》要求,为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完善发热门诊和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对普通发热门诊布局和功能的要求,年8月医院决定对发热门诊进行扩容升级改造,该项目改造面积达㎡,包括在原来特殊发热门诊外以钢结构修建普通发热门诊,对原特殊门诊的新风系统、排风系统等进行升级改造。10月25日,发热门诊扩容改造开工建设,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历经50余天的昼夜奋战,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新的发热门诊不仅设备设施齐全,而且真正实现了三区两通道,做到了区域独立、分区合理、流程规范,避免交叉感染,为医务人员及来院病人提供了安全的诊疗环境、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发热门诊的改造升级,既是针对当前全国乃至全球抗疫形势的顺势而为,也是面对“十四五”开局,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动施为。
旗帜引领甘当新科室“拓荒牛”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科室现有医生14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6名,高级职称5名;护理人员18名,包括副高级职称1名。他们中有党员5名,预备党员2名,这是一支政治素质强,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的技术队伍。
此前在疫情最严峻时期,临危受命,作为四川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出征武汉的儿科博士贺月秋主任医师和支援市公卫中心并在《柳叶刀》子刊发表新冠相关论文的临床医学博士贺钰磊副主任医师,医院抗击新冠疫情的旗帜性人物,再次勇担重责和另外30名医护人员一起,甘当科室的“拓荒牛”。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贺月秋
主任医师,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儿科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担任四川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期间,先医院医院工作。儿童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疾病及儿童急诊急救经验丰富,发表论文十余篇。
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贺钰磊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擅长儿童常见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诊治;专长于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淋巴结长大、贫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性疾病及儿童遗传性疾病的诊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柳叶刀杂志子刊-血液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SCI杂志发表文章多篇;在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儿科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于谙罡
主管护师、护理本科。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工作24年,从事护理管理工作10余年,擅长儿童重症疾病护理和健康教育。曾在PICU、NICU、儿童呼吸内科从事儿科重症护理及管理工作;曾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护理进修,泰国宋卡医学院接受“儿童感染性疾病护理”培训,在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访学。
魄力:不吝投入新病区贴心设计夯实安全防线
“软件”到位,“硬件”务必也要跟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国家对发热门诊提出新的要求。此时,医院修葺一新的发热门诊于年12月31日正式投入运营。在“三区两通道”的大规范下,每个区域除有专门功能,独立空调,区域的运行和人员的配置也相对独立。
发热门诊的房屋格局,门牌标识都以妇儿群体特色为主,以色彩鲜亮、富有童趣的布置,营造了轻松舒心的就诊环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配备高效的空调通风系统。发热门诊采用全新风“上送下排”的通风,加上高效滤过杀菌的方式,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洁净和排出空气的安全性。有效确保了24小时运行的发热门诊的安全,该系统每小时会高效过滤十多次空气。此外,医院还有一支队伍专门负责监测空调通风、空气压力状态及滤过装置等,筑牢安全屏障。
服务:一站到位孕产妇可在此完成生产
医院发热门诊24小时开诊,分为普通发热门诊和特殊发热门诊。普通发热门诊主要负责接诊没有流行病学史的普通发热患者,特殊发热门诊接诊一些具有传染性或流行病学史的特殊疾病。
发热门诊拥有全套配套设施,设有“无接触病房”的中央监控系统、单独的挂号收费处、化验室、B超检查室、核酸采样室、X线/CT检查室、药房、抢救室、留观室及卫生间和饮水机等,护士全程引导,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就医流程,优化就医体验。此外,“无纸化诊疗”系统,也在积极落实中。
这里还有一大亮点:孕产妇不仅能在这里检查,还能在这里安心生产,整个医疗护理都可在此完成。专门的隔离产房和隔离手术室,加以配备的相关预案,凸显了处理突发或紧急情况的能力与优势。
在完成日常门诊之外,科室现已参与多重耐药、抗菌药物使用、疑难危重发热以及传染性疾病的多学科会诊。此外,一些旅行相关的外源性输入性疾病的鉴别等也需要科室参与完成。科室主任贺月秋介绍,每天接诊的发热、腹泻病人的数据,均需要上报,国家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全国范围的监测分析。
与此同时,科室还承担着相应的社会使命,比如开设相关讲座,提供感控经验;病人在发热门诊看病,医护人员也会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遇到特殊时期,科室人员医院组建的救援梯队参与全国的防疫工作及对外支援。
愿景:区域典范临床科研两翼齐飞
改造升级后,当就诊者步入发热门诊,或许感到这是为小朋友设计的卡通艺术画廊,系列卡通形象、童话般的小木屋、诊室里的龙猫,加上舒适的五彩沙发,焦灼的情绪慢慢得以缓解,不觉中心情放松了。而此时热情的导医已站在您的身边,听您的诉说。
谈到科室的将来,贺月秋主任说,希医院发热门诊打造成为区域内的典范,包括环境建设、服务流程、医疗质量等方面,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形成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模式。此外,科室科研与临床齐头并进,成立了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包括科研和检验的实验室团队。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jc/99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