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叶天士《温热论》认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是
A.伤寒之邪流连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B.伤寒之邪流连在半表半里,然后化热入里
C.伤寒之邪流连在太阳,然后化热入里
D.伤寒之邪流连在里,然后化热出表
E.伤寒之邪流连在阳明经,然后化热入阳明腑
A
盖伤寒之邪流连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涉及考点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
02.湿温初起而见“胸闷不饥”的主要原因是
A.胃肠有积滞
B.湿热阻滞中焦气机
C.中气实
D.胃强脾弱
E.脾气不升
B
湿温初起而见“胸闷不饥”的主要原因是湿热阻滞中焦气机。涉及考点湿温初起的病因
03下列疾病,表现为弛张热的是
A.布氏杆菌病
B.风湿热
C.肺炎链球菌肺炎
D.渗出性胸膜炎
E.疟疾
B
选项A表现为波状热。选项C表现为稽留热。选项D表现为不规则热。选项E表现为间歇热。弛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内,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涉及考点发热的临床表现
04属于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导致发热的是
A.风湿热
B.急性溶血
C.脑出血
D.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E.慢性心功能不全
B
选项A属于非感染性发热中的抗原-抗体反应。选项C属于非感染性发热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选项D属于非感染性发热中的内分泌与代谢障碍。选项E属于非感染性发热中的皮肤散热减少。选项B属于非感染性发热中的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除此之外还有大手术、内出血、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白血病、心肌梗死等属于非感染性发热中的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涉及考点发热的病因
05胸痛常表现为呼吸时加重,屏气时消失的疾病是
A.食管癌
B.急性心肌梗死
C.干性胸膜炎
D.支气管肺癌
E.肋间神经痛
C
选项A表现为胸骨后疼痛。选项B表现为剧烈疼痛,常有恐惧、濒死感。选项D表现为胸部闷痛,常伴有咯血。选项D表现为刺痛或灼痛,有沿肋间神经放射的特点。干性胸膜炎常呈尖锐刺痛或撕裂痛,伴呼吸时加重,屏气时消失。涉及考点胸痛的问诊要点
06“《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夕加”,是因为
A.人气始生,病气衰
B.人气长,长则胜邪
C.人气始衰,邪气始生
D.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
E.人气抗邪,卫外为固
C
意思是病人多在傍晚病势渐渐增重,而这是由于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而造成的。人气衰则抗病能力低下,而邪气始生则病情加重。涉及考点邪正盛衰
07血尿伴剧烈腹痛最常见于
A.过敏性紫癜
B.膀胱结核
C.泌尿系结石
D.肾炎
E.肾肿瘤
C
选项A常出现血尿、皮肤紫癜和关节肿痛,排除A。选项B常出现血尿伴尿频、尿急和尿困难,排除B。选项D常出现血尿伴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排除D。
08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阴阳五行与藏象经络
B.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C.以五脏为主的整体观
D.望闻问切与辨证论治E.辨证求因与审因论治
B
中医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余选项均为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涉及考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09犬吠样咳嗽,可见于
A.急性支气管炎
B.肺结核
C.肺癌
D.支气管哮喘
E.急性喉炎
E
咳嗽的音色指咳嗽声音的特点。①咳嗽声音嘶哑,多为声带的炎症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所致。②犬吠样咳嗽,表现为连续阵发性剧咳伴有高调吸气回声,多见于喉头炎症、水肿或气管异物,若带有鸡鸣样吼声常见于百日咳。③金属音咳嗽,常见于因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或支气管癌直接压迫气管所致的咳嗽;④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力,见于严重肺气肿、声带麻痹及极度衰弱者。
来啦来啦~
石学敏院士团队:“醒脑开窍针刺法传承班”开班啦
:天津市
时间:12月25-26日,24号报道
还可申请跟师哦
想报名联系金英杰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jc/990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