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12期三分钟科普肿瘤会引起发热么?
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可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37.3℃称为发热。
发热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包括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侵入后引起的发热。
还有非感染性发热,包括:
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如大面积烧伤、内出血及创伤或大手术后的组织损伤。
组织坏死或细胞破坏,如白血病、急性溶血反应等。
变态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产热增多,严重脱水病人散热减少。
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降低,尿量减少及皮肤散热减少,水肿组织隔热作用,使体温升高。
某些皮肤病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等也使皮肤散热减少,引起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常见于物理性因素,如中暑。
化学性因素,如重度安眠药中毒;
机械性因素,如脑震荡、颅骨骨折、脑出血及颅内压升高。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哪么肿瘤会引起发热么?
一般在晚期肿瘤很容易出现发热症状,主要是由于肿瘤体积不断生长,出现缺血缺氧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组织坏死,出现发热反应,这又称为肿瘤热。
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霉菌感染,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泌尿系感染。
肿瘤患者如使用到一些特殊的药物,如博来霉素、顺铂、干扰素、白介素、唑来膦酸等,或者输注白蛋白、输血等血制品时也经常会出现发热。
在进行化学治疗时,9成以上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下降,而严重的白细胞下降也可能由感染出现发热。
在进行放射治疗时,部分病人可引起放射性肺炎。如食道癌,肺癌,纵膈肿瘤等等,可能会造成放射性肺损伤,合并感染后会出现发热。
脑肿瘤患者当转移至下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也引起发热。而脑肿瘤或者某些特殊癌症需大剂量长程使用皮质激素也会产生发热。
最后肿瘤细胞在药物作用下或自发的发生迅速破坏、溶解,释放出细胞内代谢产物,可以表现出高分解代谢状态,出现发烧、呼吸心率增快等表现。
当肿瘤患者出现发热时,应及时就医。
好了,今天的科普视频到此结束,祝大家身体健康。
Docli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jc/98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