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白癜风专家在线沟通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010/4268814.html
输血不良反应有哪些?
1)输血感染性反应:病毒、细菌、寄生虫
2)输血非感染性反应:过敏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输血后紫癜、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呼吸困难、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输血相关性低血压、铁超负荷、肺血管微栓塞、空气栓塞、大量输血相关并发症、其他。
其中红细胞输血导致的溶血性输注反应最严重,死亡率最高。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最为多见。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及处理
症状和体征
应急措施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在输血期间或输血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1℃或以上,排除其他可导致体温升高的原因
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2、对症处理,注意保暖、解热、镇静。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min测体温、血压一次。
4、要与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鉴别,如停止输血并经对症处理2h后,病情未缓解甚至加重者,应考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及时按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处理。
过敏反应
(一般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立即发生。)
轻度过敏反应:全身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1、减慢输血速度,口服或肌内注射抗组胺药物,严密观察,若症状缓解者可继续输血。
2、若症状不缓解,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道并查找原因。
重度过敏反应:喉头黏膜水肿、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过敏性休克
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
2、有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3、严重或持续者,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
4、有喉头水肿者,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
5、有过敏休克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发生迅速,只要输入10-50ml异型血即可发生。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头痛、腰背疼痛、腹痛、胸前压迫感、呼吸困
难、发绀、血红蛋白尿、黄疸等;严重者,发生休克、DIC和急性肾衰竭。
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严密观察血压、尿色、尿量及出血倾向等,并对症处理(迅速补充血容量、应用速效利尿剂、应用多巴胺、碱化尿液、应用肾上腺素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病情严重者实施换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进行透析治疗)
2、立即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连同所输的剩余血送输血科核对以下信息
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和《输血记录单》
核对受血者及献血者ABO、RhD血型、重测ABO、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观察新采集患者标本血浆颜色,检测血常规、游离血红蛋白、胆红素、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留取输血不良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1、输血后3~7天出现发热、血红蛋白下降、黄疸、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
2、少数出现血红蛋白尿、也可以致命。
3、患者血液涂片大量球形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
及时明确诊断,轻者对症处理,重症患者可以按照急性溶血反应处理,贫血严重者可输相应抗原阴性血。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1、输血后1-6小时内突然寒战、发热、咳嗽、气喘、呼吸急促、发绀、血压下降。
2、肺部听诊两肺均可闻及细湿性罗音。
3、X线检查可见双侧肺浸
润,但无心力衰竭。
1、立即停止输血,给氧或机器通气
2、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静注利尿酸钠或呋塞米
4、应用抗组胺药物
细菌性输血反应
轻者以发热为主,易被误为发热反应,重者可致死亡。重者于输入少量(10-20min)后立即发生剧烈发冷、寒战、高热、烦躁不安、面部潮红,皮肤黏膜充血、头痛、腹泻、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干咳发绀、大汗、血压下降
以抗感染、抗休克及预防急性肾衰竭和DIC为主。
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2、尽早联合使用大剂量、强效、广谱抗生素。病原菌一旦明确,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
3、加强支持疗法。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输注新鲜血液,静脉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等。
4、及时采取抗休克、防治DIC与急性肾衰。
5、取血袋剩余血涂片镜检,找污染细菌;取患者血液和剩余血袋血进行细菌培养;对受血者进行外周白细胞计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jc/989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