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23问
今天是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
日前,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海内外接种过亿,疫苗安全有效,接下来将加快推进国民全人群免费接种。
从高风险、重点人群,到普通人群,这将是
史上最大规模的疫苗接种。
你所在的城市开始疫苗接种了吗?
在接种新冠疫苗前,如果你还有很多疑问,建议你仔细的阅读本篇文章。
新冠疫苗23问
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质量安全管理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在疫苗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生产、制造标准都有明确要求,疫苗在获得注册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并在疫苗上市使用前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所以,获得国家批准上市的疫苗都是安全性、有效性达到合格标准的。
有以下任一情况,是不能接种新冠疫苗的:
·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者;
·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
·正在发热者;
·孕妇。
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应注意并配合做好以下事项:
·接种前,应提前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
·接种时,需携带相关证件(身份证、护照等),并根据当地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没有异常情况才可以离开;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如出现轻度不适,不必担心,这些反应一般2-3天内会自动消失。但出现发热不退或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并报告接种单位。
新冠疫苗不含海鲜/鸡蛋/青霉素成分,如健康情况符合接种条件,可以接种。
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和患急性疾病者不能接种。鉴于慢性病生病患者是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可在非发作期,且健康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接种新冠疫苗。
对于多数传染病,人体在感染病原体后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部分人群通常不属于疫苗接种对象。目前对于接种前已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暂不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的研发有数百家单位,目前全球正在研发的新冠疫苗主要有8种: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复制型载体疫苗、非复制型载体疫苗、DNA疫苗、RNA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和病毒样颗粒疫苗。
国内主要集中在: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包括RNA疫苗和DNA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等5条技术路线。不能简单说哪条技术路线更好,一定要综合考虑到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负担性,这才是对一个疫苗的科学评价。考虑到现有防疫需要,只要是出于防病的目的,任何工艺的疫苗对于非禁忌症人群来说都是可接受的。
接种剂次要遵照疫苗使用说明书开展接种。比如,目前我国使用的新冠灭活疫苗全程需接种2剂次,为达到最优的免疫效果,根据我国新冠灭活疫苗临床试验公布的数据,推荐2剂间隔不少于28天。因出国或前往高风险地区工作等需要尽快完成新冠灭活疫苗全程接种的受种者,应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可在不少于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最短时间间隔,接种2剂次的新冠疫苗。
另外,2月25日,我国腺病毒新冠疫苗正式获得附条件批准上市,与灭活疫苗不同,这款腺病毒疫苗只需接种1剂次。接种剂次是为了让抗体达到一定水平以抵御疾病。一般来说,灭活疫苗需要多次接种,并需要定期加强保持免疫力,才能让体内达到足够的抗体滴度,首次接种通常不提供保护,保护性免疫反应一般在第二剂接种后才会产生。随意调整免疫程序可能影响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因此无论是哪种疫苗,都建议按照接种程序要求进行接种。
目前尚未确定2剂新冠灭活疫苗间最大间隔。如错过接种时间,建议尽快补齐相应剂次。
目前尚无关于不同厂家或不同种类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替代接种的证据。建议现阶段使用同一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接种。
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目前国内主要的新冠疫苗为灭活疫苗,相对来说安全性也较好。不过,对于新冠疫苗这个疫苗家族新成员,建议与其它疫苗分开接种,并且与其它疫苗的接种间隔至少两周,尽量减少非预期的相互影响,同时也需要密切观察接种后的反应。如有狂犬病暴露者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应优先接种狂犬疫苗。
在人群免疫屏障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即使部分人群接种了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也不能放松。一方面,疫苗免疫成功率不是%,在流行期间还会有较少部分已接种的人可能发病。另一方面,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传播。因此,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不能把宝全押在疫苗上。我们仍需牢记:
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
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不建议。
人体中特定抗体的产生一般通过自然感染或者接种疫苗而获得。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抗体需要达到什么水平才可以起到预防新冠肺炎的作用。建议只要没有明确感染新冠病毒或患过新冠肺炎,凡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可以接种疫苗,无需在接种疫苗前后检测抗体。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
根据目前研究显示,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均有关。因此,接种新冠疫苗后,继续做好勤洗手、戴口罩、一米线等防病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证据提示,新冠疫苗保护期可以达到至少半年以上,但仍需要开展大规模接种的持续监测和相关研究,以科学评估新冠疫苗的保护持久性。
不会。
核酸检测的是新冠病毒抗原,目前的新冠疫苗为灭活疫苗,是一种“被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已完全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故接种后不会导致患新冠肺炎,也不会因接种疫苗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必要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如果受检者在两个星期之前打过新冠病毒疫苗,可能会导致抗体
gG和
gM阳性。如果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等其他检查结果为阴性,可出示新冠疫苗接种证明,以便相关机构鉴别判断。
从前期已经发表的新冠疫苗文献来看,接种第二剂次新冠灭活疫苗大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病毒的增殖要依靠活的细胞,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异是一种正常现象。从目前全球有关新冠病毒变异的研究显示,尚无证据证明新冠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疫苗失效。
年1月2日,广东省疾控中心在一名英国输入新冠肺炎确认病例的咽拭子样本中发现了B.1.1.7突变株,其传播力更强,但是病人症状、重症率、病死率基本没有变化,当前研发的疫苗仍然有效。世界卫生组织等多个机构均在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988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