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但可能也是最复杂的症状,处理不当,会带给当事医生和家长都带来心理压力。下面简要梳理下发热的对症处理和病因分析。
发热预警评估
临床分级
发热多数是自限性病毒感染所致,也可能是严重细菌感染所致,比如脑膜炎、肺炎等。
相对明确的发热临床评估标准可以节省卫生资源,减少父母的焦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技术优化研究(NICE)的「5岁以下儿童发热性疾病评估和初始管理」,目前获得较多的临床认可。
患儿有明显鼻、咽喉或者肺部症状时,诊断和用药方向比较明确。患儿高热但病因不明确时,密切观察是临床最适宜的做法。
退热用药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1.对乙酰氨基酚推荐用于2个月以上患儿,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患儿均可使用,根据WHO和FDA的资料,两者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类似。退热药物应用半小时后30-40%患儿体温下降,1小时后体温下降者约70-80%,4小时后可达90%。
如果患儿发热的病因仍存在,药物效果失去后体温会再升。给予退热药物后,最好观察足够长时间(约4小时)无效时,再考虑更换退热药物。
2.不良反应: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儿童中应用是较为安全的。但目前没有一种退热药是绝对安全的,布洛芬有约5%~15%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两种药物都有过敏的可能。
NICE对退热药物使用的建议:患儿出现不适时方可使用;患儿不适未减轻时考虑更换其他药物;不推荐同时使用两种药物;只有患儿的不适持续或者下一剂药物使用之前就出现不适才可考虑更换药物。
物理
降温
酒精擦浴禁用于儿童。冰敷和温水擦浴均可减低患儿体温,但造成患儿更多不适,有研究论证物理降温可使患儿能量消耗增加,可能因冷刺激促使末梢血管甚至冠状动脉收缩[3]。
NICE明确表示不推荐温水擦浴做为发热治疗的一种方式[1],近年物理降温似乎走向了低潮。但部分小儿药物应用后过敏或者消化道症状明显时,物理降温还是有部分空间的,未来需要更多研究。
其他
建议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三版推荐的轻度发热的其他建议[4]:
保持房间的温度适当,可以穿少量衣服;
鼓励患儿多进食液体(水、稀释的果汁);
避免进食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因为发热使胃部活动下降,食物消化缓慢;
如果房间闷热,用风扇促使空气流动;
发热时患儿不必一定卧床休息,可以适当活动;
如果发热是高度传染性疾病的症状(如水痘),注意做好隔离工作。
儿童发热,是困扰医务人员的实践难点之一,临床问题广泛,年,我国出版的最新版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指南的时候,课题组搜索评估中文文献篇,英文文献篇,发现能回答问题有限[5]。
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儿童经过详细的诊断后依旧未能找到发热的原因[1],如何从「普通」发热症状中及时发现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疾病并及时处置,是儿科医生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ggmzc.com/zcmbyy/984690.html